财务审计的工作内容及其流程
行业资讯
2019-10-19
来源:dglscw.com
财务状况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的,财务安全能将企业带入到一个有序发展的运转之中,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企业的财务审计事项.并给予大力的支持.下面东莞翎龙企业服务公司就给大家介绍一下"财务审计的工作内容及其流程".
一、财务审计工作内容
1、审查企业各项财务制度的落实情况,并协助审计主管拟定审计计划或方案;
2、负责完成资产、负债、收入、成本、费用、利润等单项业务的审计工作;
3、按照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案,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,支持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,以为企业运营提供增长服务;
4、审查财务收支项目、费用开支与报销等工作;
5、审查发票、凭证、账册、报表的真实性以及其填制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制度的要求;
6、检查、复核审计证据,做出单项审计评价意见;
7、针对所有涉及的审计事项,编写内部审计报告,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;
8、进行企业保密工作,按规定使用所获取的财务资料;
9、整理、归档审计资料;
10、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.
二、财务审计流程
1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财务审计工作计划,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审计目标、细化审计重点内容;
2、对照审计实施计划,对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一个个的复查,将每一个细小问题进行仔细排查,然后对问题进行分类记录;
3、对记录的问题进行一次核查,查看是否表示清楚,材料是否充分,规定是否正确引用,处理是否得当等;
4、根据之前的审计过程,将各个时间段的审计要点进行着重描写,并总结出审计报告,与企业负责人交换审计意见,然后出具正式财务审计报告.

但是,各位企业主,注册公司的经营范围,你认真考虑了吗?经营范围的顺序考虑清楚了吗?也就是说,您公司的经营范围及顺序,是深思熟虑得出的,还是人云亦云照搬的呢?如果公司的经营范围及顺序随便填写,会有什么后果呢?分析如下:
1、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
大家都知道,简单来说,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如下:
工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50万元以上;
商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80万元以上;
营改增服务企业年应税销售额500万元以上。
如果某个企业经营范围本来是营改增服务,但是登记填报的经营范围为工业项目或商业项目,就会导致税务机关在核定税种时出现错误。于是,在该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万元(或80万元)时,系统就会提示该企业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,实际上该企业经营的是营改增服务项目,距离限额标准差的还很远,导致税企之间出现争议。
2、优惠政策
某些优惠政策主要针对某类项目或某个行业,税务机关会根据纳税人填报的经营范围进行管理,如果纳税人填报的经营范围出现错误,就会导致该享受的税务机关不让享受,不该享受的税务机关可能会提示企业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享受优惠,最终也会导致税企之间出现争议。
3、财政补贴
某些地区性财政补贴需要纳税人提供营业执照等相关资料,还要通过比对经营范围和开具的发票内容确认财政补贴金额。如果纳税人填报的经营范围不属于财政补贴的经营范围,尽管实际经营业务属于财政补贴的范围,这样同样会导致税企争议。
那么问题来了,如何避免出现上述情形呢?
1、确定经营范围时,不仅要考虑目前的要开展的业务,还要考虑将来计划开展的经营业务,做到未雨绸缪。
2、主营业务要放到第一位,不要乱写,更不要随便照搬别人的经营范围,尽量做到符合实际情况。
3、经营范围不是越多越好,应该是越精越好。
4、如果要扩大经营范围,要及时办理工商及税务的变更登记。